|
|
作者:杜甫(唐)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
|
|
|
|
|
画鹰【诗文解释】
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
|
|
|
画鹰【词语注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
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风:一作“如”。
画作:作画,写生。
殊:特异,不同凡俗。
?(sǒng)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
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侧目:斜视。《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
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
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
堪擿(zhāi):可以解除。
擿:同“摘”。
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
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何当:安得,哪得。这里有假如的意思。
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平芜:草原。
|
|
|
|
画鹰【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
|
|
|
|
画鹰【名家点评】
方回《瀛奎律髓》:此咏画鹰,极其飞动。“?身”、“侧目”一联已曲尽其妙。“堪擿”、“可呼”一联,又足见为画而非真。王介甫《虎图行》亦出于此耳。“目光夹镜当坐隅”,即(此诗)第五句也。“此物安可来庭除”,即第六句也。“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子美胸中愤世嫉邪,又以寓见深意,谓焉得烈士有如真鹰,能搏扫庸谬之流也。盖亦以讥夫貌之似而无能为者也,诗至此神矣。
王嗣奭《杜臆》:“画作殊”,语拙,然“绦旋”句亦见其画作之殊也。
张谦宜《茧斋诗谈》:首句未画先衬,言下便有活鹰欲出;次点“画”字以存题,以下俱就生鹰摹写,其画之妙可知。运题入神,此百代之法也。一结有千筋力,须学此种笔势。
金圣叹《杜诗解》:句句是鹰,句句是画,犹是常家所讲。至于起句之未是画已先是鹰,此真庄生所云“鬼工”矣。“绦旋”、“轩楹”是画鹰者所补画,则亦咏画鹰者所必补咏也。看“堪擿”、“可呼”语势,亦全为起下“何当”字,故知后人中四句,实填之丑。“击凡鸟”妙。不击恶鸟而击凡鸟,甚矣!凡鸟之为祸,有百倍于恶鸟也。有家国者,不日诵斯言乎!“毛血”五字,击得恁快畅。盖亲睹凡鸟坏事,理合如此。
仇兆鳌《杜诗详注》:曰“?”、曰“侧”,搴鹰之状;曰“擿”、曰“呼”,绘鹰之神。末又从画鹰想出真鹰,几于写生欲活。每咏一物,必以全副精神入之。老笔苍劲中,时见灵气飞舞。律诗八句,须分起承转合。若中间甲铺四语,则堆垛而不灵。此诗三、四承上,固也;五、六仍是转下语,欲擿去绦旋,而呼之使击,语气却紧注末联。知此,可以类推矣。
查为仁《莲坡诗话》:(邵)青门又云:《画鹰》一首,句句是画鹰,杜之佳处不在此,所谓诗不必太贴切也。余于此下一转语:当在切与不切之间。
屈复《唐诗成法》:起即“堂上不合生枫树”句意。此较精警。
清高宗弘历《唐宋诗醇》:王士禄曰:命意精警,句句不脱“画”字。朱鹤龄曰:起句与“缟素漠漠开风沙”义同,末因画鹰而思真者之搏击,则《进雕赋》意也。
沈德潜《唐诗别裁》:怀抱俱见(“何当”二句下)。
浦起龙《读杜心解》:起作惊疑问答之势。“?身”、“侧目”此以真鹰拟画,又是贴身写。“堪擿”、“可呼”,此从画鹰见真,又是饰色写。结则竟以真鹰气概期之。乘风思奋之心,疾恶如仇之志,一齐揭出。
杨伦《杜诗镜铨》:王阮亭云:五字已摄画鹰之神(“素练”句下)。
李锳《诗法易简录》:“风霜起”三字,真写出秋高欲击之神,已贯至结二句矣。“素练”本无“风霜”,而忽若风霜起于素练者,以所画之鹰殊也。如此用笔,方有突兀凌空之势。若一倒转,便平衍无力。
黄生《唐诗矩》:尾联寓意格。未说苍鹰,突从素练上说一句“起”,使人陡然一惊。然后接入次句,定睛细看,方知是画工神妙所至,笔法稍一倒置,便失其神理矣。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范曰:五言其设色之鲜,六言其飞动如生,呼之欲下(“绦旋”二句下)。吴咏鹰、咏马皆杜公独擅,此二诗以寥寥律句,见古风捭阖之势为尤难。
|
|
|
|
画鹰【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