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王昌龄(唐)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
|
|
|
|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诗文解释】
|
|
|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词语注释】
东京:指洛阳。
府:指河南府,治所在洛阳。
綦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
李颀: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
白马寺:中国古代名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时,在今洛阳市东。
上东门:洛阳城东三门之一。
即棹:犹就船、登舟。
赤岸:全诗校.:“一作远峰。”
薄宦:谓仕宦不通显,职位卑微。
机括:机,弩的发箭器;括,箭的末端。张弩发箭,以括入机,机动即发。因用以比喻治事的权柄。
即:全诗校:“一作复。”
淹留:滞留。
吴县:春秋时吴王所都。此时昌龄被贬为江宁丞,江宁地处吴地,这里吴县即指江宁。
|
|
|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诗文赏析】
|
|
|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名家点评】
|
|
|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