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胡笳曲

胡笳曲


作者:王昌龄(唐)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胡笳曲【诗文解释】
  城南已被敌军围困,一夜之间敌军围了一重又一重。尽管敌军围困万千重,可我们能吹奏既哀伤、又凄婉的金笳曲,出征将士听了会涕泪沾满衣襟。将士们听到这些曲子,会自然想到关山月下战斗的艰苦,一阵阵凄楚的叹息声被海风吹去。我军战士用胡笳吹奏了一曲又一曲,黎明时分,敌人的围兵军心骚动,人人都怀念起家乡来,掩着面泣泪涟涟地撤走了。

 
 
胡笳曲【词语注释】
胡笳:秦汉时期发明的一种乐器,当时是用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后来又有芦苇杆制和木制管身,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能沾出塞衣:一作能令出塞飞。

 
 
胡笳曲【诗文赏析】
  《胡笳曲》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2卷第3首。
  本诗描写边塞战事吃紧,兵临城下,在这危机的情况下,胡笳却起了作用,胡人听了用胡笳演奏的曲子以后,不禁怀念起家乡,都满脸泪痕地撤走了。本诗从侧面反衬了边防将士的思乡之情,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胡笳曲【名家点评】
  暂无相关点评。

 
 
胡笳曲【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王昌龄。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