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王昌龄(唐)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
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
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
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
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
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
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
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
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
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
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
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
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
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
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
|
|
|
|
|
|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词语注释】
灞:地名。在今西安市东郊、灞河西岸之白鹿原。
侍御玙:王玙,专以祠祭希幸,开元末为太常博士、侍御史。事见《旧唐书王玙传》。
驱驰:策马急驰,指奔波生计。
“佐邑”句:佐邑为县佐吏。邑,县的别称。昌龄曾于开元二十八年被贬为江宁(今南京)县丞(县令佐吏),江宁在长安东南,故云。
进退:犹去就,出处。
吾宗:指王玙。玙与昌龄皆望出琅琊,为远房兄弟,故称。
全璞:完整的璞玉。
“楚得”句:谓王玙材质美好,若楚山所产璆琳之最佳者。这里暗用楚人卞和献璞典。
璆琳,美玉名。
茅山:相传南朝梁陶宏景曾隐于茅山华阴洞,梁武帝屡次以礼征聘,不应,帝有大事,便向他咨询,人称“山中宰相”。这里用以喻指王玙。
柏署:指御史台。
道契:道义契合。
神交:以精神道义相交。投合相知有素的朋友。
留碍:滞碍,阻隔。
沧溟心:谓志量宏远。
腐儒:迂腐无用的儒生。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銮舆:皇帝的车驾。
阳谷:即温谷。阳,温。温谷,指骊山温泉宫。王维《和仆射晋公启从温汤》:“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玄宗例于每年十月赴骊山温泉。
驰道:即辇道。供御驾行走的大道。
拥:聚集。
轩盖:车盖。
燕齐客:方士之属。见《汉书·郊祀志》。
蓬瀛:即蓬莱、瀛洲,与方丈合称海中三神山。此借指骊山。
稽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为九拜中之最恭敬者。
殒碎:捐躯献身。
哲弟:犹贤弟。指王玙。
易:即《周易》,亦称《易经》。问易:指占卜吉凶。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谓“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泰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后因以“否泰”指世道盛衰和命运的通塞。
踠:屈,曲。《后汉书·李南传》:“‘马踠足,是以不得速。”
淬:锻造刀剑时,烧红后浸入水中,使之坚利刚硬。俗称“淬火。”
朔塞:北方的边塞。
失律:《易·师》:“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因以失律指军事失利。
庙堂:指朝廷。以上四句指开元二十七年六月唐军在幽州战败事,参见《通鉴》。
戎夷:泛指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戎在西部,夷在东部。
屠城:指攻破敌城后,毁其城,杀其民。
“恩泽”句:古常以能沾润万物的雨露喻帝王的恩泽。
霈,雨盛貌。
羸卒:瘦弱的兵士。
碛地:指边塞沙漠地带。
赉:赏赐,赠送。
大(tài):通“泰”,平安。
荷宠:承受恩宠。
推诚:谓以诚心相待。
离言:离别赠言。
直指:直立。
公论:公正之论。
蹉跎:光阴白耽误过去。
海门:江河入海口,这里指长江入海处。
钟山:山名。即今南京紫金山。
|
|
|
|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诗文赏析】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018首。
|
|
|
|
|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王昌龄。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