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石刻雕像↑ |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因西安城区和近郊文物古迹众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漫步西安街道,古城墙、有石质书库之称的碑林以及大雁塔、小雁塔等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格外醒目;而“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博物馆和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半坡遗址以及反映中国社会从母系到父系氏族变迁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中华古代文明的珍贵遗存,验证了“五千年历史看西安”的说法,许多外国元首都把西安作为访华的必游之地。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古迹之外,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秀丽险峻的西岳华山又给这个秦砖汉瓦的世界平添了几许清新自然的气息。2009年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令人流连忘返。 |
■文化沉积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揭露,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西安半坡遗址↑ |
■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
西安大雁塔↑ |
■碑林 西安碑林创建于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时任陕西转运副使。 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西安碑林现收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这里碑石如林,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 |
西安碑林↑ |
■钟楼和鼓楼 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各城市兴建钟楼,以镇天下。西安钟楼初建时原址在今西安西大街广济街迎祥观,与鼓楼东西对峙。当时此地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中心之所在。后扩建西安城,随着城中心的东移,钟楼的位置就与中心偏西,故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在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下,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其迁建于现址。迁建时“楼惟筑基外,一无改创”。钟楼落成后,龚懋贤写了《钟楼歌》刊石嵌于钟楼内。以后清乾隆五年(1740),楼又经巡抚张楷重修,仍按明初年的原结构修建,唯将原室内悬挂的唐代“景云钟”移出室外,以使报时之声远扬。此外,楼上奉祀文昌帝君。钟楼的命名,也因每天清晨击钟报时,故称之。西安钟楼以其金碧辉煌的雄姿踞于西安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建筑,被誉为“古城明珠”。 |
西安钟楼↑ |
■玄奘舍利塔 唐代高僧玄奘遗骨迁葬于此。玄奘墓塔又称玄奘舍利塔(三藏塔),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少陵原畔的兴教寺内。周围青山连绵,林木葱郁,景色幽雅。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陕西省君县玉华寺。唐高宗遵照玄奘“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的遗言,将其火化后的遗骨葬于西安东郊浐水东岸的白鹿原上。唐总章二年(公元664年)迁葬于兴教寺,并修建墓塔,以资纪念。唐太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对墓塔大规模重修,即为今塔。 |
西安玄奘舍利塔↑ |
■阿房宫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史载秦惠文王时在此建离宫,宫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宫,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继续修建。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汉代属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扩建,汉末废毁。南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宋代演为农田。据《三辅黄图》载:“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又南宋程大昌《雍录》记载:阿房宫“未为屋,先为城,城成而人为呼名阿城也”。阿城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五步(合今2297.65米)。墙高八尺(合今1.86米),上宽四尺五寸(合今1.05米),下宽一丈五尺(合今3.5米),上狭下阔,坚固异常。阿房宫殿屋在秦末被项羽焚毁,而阿城至汉唐犹存。《旧唐书·高祖本纪》载,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九月,李渊领兵入关,曾“命太宗自渭汭屯兵阿城”。此遗址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杜公祠 杜公祠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祠堂,位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塬畔,距西安约12公里,是杜甫的祠堂,它北倚少陵原,南临樊川,祠内花草茂盛、环境幽雅,是一处游览胜地。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是仿唐代的砖木结构,深3米,高6.7米,宽4.3米;院内有五个水泥砌的大花坛,祠院内有三间享殿,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唯一墨迹。展室墙壁上有《唐书·杜甫传》、《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杜氏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等。现杜公祠系清代重修,1960辟为杜甫纪念馆。 |
西安贵妃墓↑ |
■贵妃墓 贵妃墓位于西安兴平县城西的马嵬坡。杨贵妃,名玉环,唐代著名美女,备受玄宗宠爱,公元756年安禄山叛乱,玄宗仓皇西逃,路经此地,六军不发,被迫缢死贵妃。杨贵妃墓封土四周砌以青砖,小巧玲珑,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过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3米。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杨贵妃汉白玉雕像竖立于陵园之中。杨贵妃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贵妃的悲剧,古往今来人们予以诸多的伤感同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古今绝唱;民间流传许多有关杨贵妃的民间故事:有人说杨贵妃马嵬遇难后精气不散,致使墓上的黄土变成了白色,其香异常,当地女子取之搽脸,可去斑痣,在当地称为“贵妃粉”。 |
西安霍去病墓石刻↑ |
■霍去病 中国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冢。在陕西省西安兴平市东北约15公里处。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湮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设置茂陵文物保管所,1957年把露天石雕移置在墓前新建的两廊内。1979年茂陵文物管理所改为茂陵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