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故城遗址↑ |
楼兰(英文为:Kroraina),西域古国名,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剩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令人流连忘返。 |
■楼兰历史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2000年前楼兰王宫的方木柱梁成了研究、考证沧桑历史的重要依据。↑ |
■楼兰官衙 “三间房”是并排的三间房子,是楼兰城中两座土坯建筑之一,是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可能是当时的官衙。自从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并在三间房的墙角下发掘出大量珍贵的文书以后,来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国的斯坦英都曾在这里大肆挖掘,并将文物带运出国。这些文物后来被博物馆收藏,由专家进行研究,并在国际上兴起了‘楼兰学’的热潮。” |
■楼兰美女 楼兰姑娘的确十分美。她们脸庞不大,下颏尖圆,双眼大大,似乎还能令我们感觉到那双明亮眼睛中透出的清澈喜人的目光。长长的眼睫毛,历历可数。高高的鼻梁有力地增强了整个脸庞的造型美。浓密的黄褐色自然卷曲的长发,很有风致地散披肩后,头顶则卷压在尖尖的毡帽中。黑褐色的毡帽缘边饰有耀眼的红色绒线,色彩协调、美观,帽顶左右还缀有几支彩色斑斓的翎羽。颈部,围有一条绒绒的皮裘,既保暖,又漂亮。赤裸的身躯紧裹在一件毛线毯中。出露的双脚穿着一双几经补破缀新的短腰皮靴。整体形象是一个迷人的标致女孩。 |
楼兰女尸↑ |
■楼兰文化 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四一五年,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诸如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画等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在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楼兰是祖先留给巴州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巴州人的骄傲。同时也意味着挖掘、整理、研究楼兰文化。 |
楼兰民居遗址↑ |
■楼兰建筑形式 楼兰建筑的外墙大多采用木骨墙,四周是柱子,上有上梁,下有地袱,中间有红柳枝穿插,外墙和内墙附有生土,屋顶大多有芦苇和生土等材料构成。建筑材料大部分是木、生土、局部有石材,木头有大量的健陀螺艺术的雕刻,建筑布局随意,生活感很强。有牲口圈和杂物间,中间为客厅,周围基本上是卧室布局。室内有木材的壁炉,围墙以木栅栏为主,门和窗大部分为木结构。官署和佛寺以及一些大户人家墙体为木结构,中间打以夯土,室内面积都比较狭窄,房间连接处局部有连廊,墙体很厚,官署附近的墙体可以达到1.2米左右,大户人家屋顶以瓦片为主。 |
古楼兰文化↑ |
■米兰遗址 米兰古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若羌县城东80里处,由唐代吐蕃古戍堡和周围分布的魏晋时期的古建筑群遗址,以及汉代屯田水利工程设施和伊循城遗址所组成。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此地为西域楼兰国之伊循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鄯善王(古楼兰国)尉屠耆请求汉王朝派一将领兵到此屯田积谷,汉即派一司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唐代时,此地为吐蕃所占,古堡即为吐蕃修建的一座军事堡垒。米兰早期的文物遗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佛教活动的遗迹(即佛塔和佛寺),另一类是反映生产活动的遗迹(即灌溉水利渠)。 |
楼兰米兰遗址只留下残壁断垣↑ |
■石头城堡遗址 石头城堡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城西南约40余公里处,在一座海拔约3000米的峭壁南边的山顶上,只有唯一的一条长约500米左右小道沿着山脊的自然走向通往城堡。山脊两侧的悬崖深约100米,两边有鹰嘴石、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怪石林立,犬牙交错,地势十分险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顶经人工削平,四周有石块垒砌的围墙,围墙周长300米,一座城门面北与通过山脊而来的小道相接。城堡西部尚存圆形石垒垣,残高约3米,厚约2米,内有砖石结构的房址。城堡内的地上散露有大量的炼铁渣、钳锅残片,以及呈灰褐色的方砖,方砖完整者为44×23×6.5厘米。在地表的断面处还发现厚约2米的木炭文化层。整个城堡外观呈“┻”字型。 |
楼兰沧桑↑ |
■海头古城 海头古城在楼兰古城西南48.3公里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仅次于楼兰的第二大城。南北城墙长107米,东西城墙长约19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头古城附近是罗布泊地区另一个遗址集中区,在其西北约3公里处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遗址。文物部门将海头古城称做罗布泊南古城,1914年斯坦因在罗布泊探险时将其命名为LK城址。海头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维吾尔向导托克塔阿訇首先发现。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罗布泊探险时在此城获得李柏文书。当时他误认为此城是楼兰古城。同年,我国学者王国维在考译李柏文书时发现,两件文书均注明“海头”二字,日本学者森鹿三也根据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书出土地点的照片证实这里不是楼兰古城,而是LK城址。以后人们就将罗布泊南古城LK城址称作“海头古城”。在公元4世纪30年代后,楼兰城被废弃,西域长史府治所即迁到了海头古城。 |
楼兰小河墓地神秘而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观↑ |
■小河墓地 到过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个强烈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胡杨木柱。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给人的第一强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圆形、浆形的胡杨木桩,都4米多高很粗壮,多被砍成7棱体到11棱。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这些木柱和立木排列有序,以墓地中央一个八棱形、顶部呈尖锥状的木质立柱为中心,这个中心立柱酷似男性生殖器;其南北为对称的立木围栅;再向外,又有一些木柱和立木。立木周围和沙丘上下有许多船形的胡杨木棺,粗略统计,总数在140座以上,绝大部分木棺已被损坏,棺盖散开或脱落,许多棺中有干尸,也有个别干尸散落棺外,暴露于地表。墓地上到处都是干裂的木板、厚毛织物碎片和各种图腾木雕。 |
楼兰遗址文物↑ |
■“太阳墓” “太阳墓”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所发现,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享誉世界、为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并发现了近10处古代人类生活区遗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铜器碎片、三棱形带翼铜镞等人类遗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盖的黄土地表,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和石核等。 |
■瓦石峡古城 瓦石峡又名凹石峡,巴什夏尔,古城又称弩支城。位于新疆若羌县城西部80公里的瓦石峡乡博孜也尔村西南附近的沙丘中,这里是古楼兰国的经济重镇,也是中亚粟特人居住和生活的中心。瓦石峡古城包括12处较集中的遗址,3处窑址,2处墓葬区及1处治铁遗址,房屋遗址为唐至宋时期。瓦石峡是古代楼兰鄯善王国的经济中心,早在汉代以前,这里的手工业已颇具规模。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若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从遗址上还保存着的数十间前后相连的手工作坊和全属冶炼窑残址看,瓦石峡手工业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粗玻璃器皿为研究古代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